2023.10.23 | 本所游淑君律師/民間公證人分享:【及早規劃家族財富內部溝通的重要性】

人生中某些重要事情必須及早規劃家族內部溝通,不然就是揮揮衣袖,眼不見為淨,讓家裡兄弟姊妹各憑本事展開法律攻防鬥爭。
 
游律師承辦過某件家事案件,身為律師,竟然開完庭跑去躲在法警一會兒再離開,免得被捲入家庭紛爭。這案的爺爺尚健在,幾個孩子早已各自成家,挾天子(爺爺)以令諸侯,爺爺年紀大顧慮付不出照顧生活的外勞費用,只好順從(A說話就聽A的,B發言便立即改成聽B的),並且習慣被半強迫式關懷,如此情境,可想而知連孫輩都會加入戰局,這家族到法院爭議的時候,把調解室擠得水洩不通、隔空交火(簡直是噴火),如此的家族狀態著實是頗為辛苦。
 
司徒達賢有云:「作為一個長期的『知識吸收者』與『知識傳播者』,表達謝意的最佳方式應該是將大家的分享,經過消化與融合後,再回饋給大家。」
 
生活的現實上發生法律問題,通常是「先發生問題再尋找法律及商業解方」,如果連問題意識都沒有,試問如何要從何規劃?然後,什麼樣的問題需要諮詢律師、公證人、會計師、或是銀行?然後必須再思考,自己手邊有專業人士名單嗎,還是直接請教Google搜尋網站內容就足夠安心?這一套套地規劃起來,願意花費多少?又,能獲得多少保障?
 
依據這幾年跟客戶互動的經驗,建議找專業人士諮詢時,要找到願意涉獵不同領域選用新興財務工具的,並且能願意與自己共同探詢找出最適方案的專家,假如當事人個性是屬於比較難以下決定的,只好讓專家提供多個解決方案,以便於尋覓法律上適切之解決方案。
 
家族傳承是最近很熱門的議題,涵蓋繼承(生後)與規劃(生前),前者就是依我國法律規定為準如有爭議便對簿公堂,後者例如透過「遺囑(平安書)」、「買賣契約」、「贈與契約」、「保險契約(購買保險商品)」、「信託契約(使用信託關係架構防火牆)」等來預做安排,保障自己到百年之前在家族裡依然獲得尊嚴及愛戴,對於這些安排,為了確保子子孫孫不會踏進法院(即便是白紙黑字,想吵的人還是會想盡辦法爭吵),就是要預先處理「證據力」問題,這時可以找公證人對於契約進行公認證後,產生推定效力,舉證責任就會從持有契約權利的一方,移轉到主張契約文件存有疑義的一方,到時候要是這位提告到法院的一方無法提出證據,就會吞下敗仗,被繼承人的預先安排則不會被任意更動。
 
家族傳承還有「境外信託」等工具可以利用,依各國家信託法的不同規定,藉由信託架構達到風險隔離(例如避免遺產認證Probate、適用反強制繼承權Anti-Forced Heirship規定),最終目的也是維持被繼承人的預先安排而不會被任意更動,維護財產所有權人的自由處分權能。
 
TOP